近日,筆者了解到,自開州區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區上下牢記殷殷囑托、奮進趕考之路,集中力量抓思想政治引領、戰略目標凝聚、載體平臺建設、外力內力聯動、強基固本保障,推動“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扎實起步、高位開局,全區政治生態、發展形態、干部狀態持續向上向好,“一極”地位彰顯凸顯、“兩大”建設提速提質、“三區”建設起勢成勢,36項核心指標完成7項,29項達到序時進度,總體進展順利、符合預期。
實踐證明,“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定位符合新思想、目標符合新重慶、路徑符合新開州,立得住、走得穩、行得遠,必須錨定目標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
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開州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研究部署了加快推進“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建設走深走實工作,迭代升級現代化新開州目標任務,豐富發展內涵舉措,優化完善了“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的“任務書”“施工表”“路線圖”,到2027年實現“七個新躍升”。
“一極”地位彰顯凸顯
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可望達到700億元
渝東北川東北重要增長極:2023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同口徑)可望達到700億元、增長6.7%,增速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以上、總量保持山區庫區第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1.1%,稅收收入增長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全區經濟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發展動能強勁。
“兩大”建設提速提質
2023年交通投資達51億元、創歷史之最
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大節點:全區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133公里、普通公路8269公里。2023年,交通投資達51億元、創歷史之最。渝西、成達萬高鐵開州段分別完成總工程量15.1%、21.6%,巫云開、萬開達高速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95%、21%。小江一級航道提升工程提前開工,觀音山隧道、鳳凰梁大橋即將全線貫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東北川東北運營中心加快建設。
城市規模達到47萬平方公里、人口47萬人
區域性城鎮組群大城市:城市規模達到47萬平方公里、人口47萬人。2023年,投入45.72億元實施城市更新提升項目49個,浦里新區建設完成投資10.7億元。南北環湖馬道全面貫通,公租房實物配租惠及群眾400余人。豐泰、大丘、紅光、盛山片區煥發新顏,高鐵片區、豐樂片區征地拆遷有力推進,改造老舊小區74個,新增城市公園60萬平方米。
“三區”建設起勢成勢
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2023年,一產業增加值97.5億元、增長5.5%。糧食播種面積172.6萬畝、居全市第1,產量58.2萬噸、居全市第3,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萬畝。建成“壽光標準”設施蔬菜基地3000畝。生豬出欄保持在110萬頭以上。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引進推廣名優特新品種200余個,認證綠色食品143個,新增全國“名特優新”“兩品一標”產品26個,“開縣春橙”品牌價值突破52億元。
2023年規上工業產值269億元
全市重要綠色工業集聚區:2023年,規上工業產值269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2%。“1234”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速構建,電子信息(電子元器件)獲評市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投產企業27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9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2家(總數74家)、并列山區庫區第1,國家“小巨人”企業1家。
2023年接待游客達1569.18萬人次
大三峽大秦巴結合部國際旅游度假區:2023年 ,紅藍綠金“四色”旅游如火如荼,全區接待游客1569.1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0.77億元。獲批國家水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試點、市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新建4A級和3A級景區各1個。全國槳板錦標賽等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到2027年實現“七個新躍升”
經濟發展實現新躍升
GDP、人均GDP分別突破1000億元、8 萬元。高水平建好市級高新區并基本達到國家級高新區標準,成功創建漢豐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基礎設施實現新躍升
形成“兩鐵六高一空一港”立體交通網絡,建立起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大節點“四梁八柱”。
城市能級實現新躍升
城市規模2024年邁入中等并加快拓展至 60平方公里60萬人以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鄉村振興實現新躍
升建成壽光高端蔬菜市級保供基地10萬畝,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50 個,建成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生態屏障實現新躍升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50天左右,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7%以上,建成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人民生活實現新躍升
建設渝東北川東北就業創業高地、基礎教育高地和康養產業高地,培育一批文化示范基地。
黨的建設實現新躍升
黨建統領各項機制和治理水平躋身全市先進行列,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建設成為全市標兵,全面建成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開州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