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現代化建設任務,開州如何走好新征程?
無懼風雨,勇毅前行。今(11)日,筆者了解到,一年來,開州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唯實爭先、埋頭苦干,推動該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交出了建設“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的高分答卷。
擊鼓催征,捷報頻傳。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6項試點示范成功創建;179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20.5億元,超年度目標20.5個百分點;“五個一批”299項任務完成率達95.3%;預計經濟增速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以上、總量居山區庫區第2位。
成績非凡,數據亮眼。“光榮榜”上,鐫刻著170萬帥鄉兒女的意氣風發和凌云壯志。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畫出“同心圓”
開州有個“達州村”,川渝親如“一家人”。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橋頭堡、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主戰場,開州區緊扣“一體化”,全年謀定25項年度重點任務、十大標志性合作事項、33項向上爭取事項,9個項目、8個事項納入市級“十項行動”“四張清單”。《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總體方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
合作進入“深水”,項目推進“深耕”。開州區有序實施萬達開6個重大功能平臺,打表推進萬達開云68個合作項目,川渝共建8項、萬達開25項年度任務全部完成。千能實業、信輝聯科技等公司與萬州長安跨越、達州勝發電子等公司年合作產值突破12億元。開州港與萬州新田港、達州無水港共建川渝東出智慧物流港,貨物吞吐量突破200萬噸、同比增長66.7%。342件審批事項實現“川渝通辦”。
“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親。開州區實行“一把手”抓“一號工程”、區領導領銜重點事項、專班閉環推進機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走訪對接,率黨政代表團多次赴萬州、達州、云陽、江津、萬盛等地考察交流,30余個部門單位、毗鄰鄉鎮常態化對接互動,簽訂合作協議或備忘錄150余份,爭取到位上級無償資金104.8億元。
經濟高質量 奏出“最強音”
年末歲初,德凱實業的生產車間一片火熱,生產設備全力運轉,工人加班加點趕制訂單,銷售迎來“開門紅”。
翻開開州區2023年制造業“成績單”,這組數據十分亮眼:“1234”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日漸成型,新落地項目26個、新投產企業27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9家;德凱實業、天致藥業進入上市輔導期,9家企業進入市級擬上市儲備庫,獲批市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開州區制造業版圖的“膨脹”,得益于加快建設渝東北川東北營商環境高地的“催化”。2023年,開州區掀起“大抓工業、大抓招商”熱潮。全年新引進項目106個,協議金額430.9億元、增長33.5%。
工業裝滿“開州造”,農業盛滿“開州糧”。
2023年,開州區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72.6萬畝、居全市第1,產量58.2萬噸、居全市第3;完成耕地恢復補足1.8萬畝、總量居全市第4。建成“壽光標準”設施蔬菜基地3000畝,新增市級以上農業品牌50個,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1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50億元、居渝東北第1,生態特色產業集群綜合產值超200億元。
藍天碧水風光好,“四色旅游”惹人醉。
2023年,開州區全域旅游加速發展,開州故城二期、全國美麗村莊——趙家街道周都村嶄新亮相,新建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各1個,漢豐湖半程馬拉松、全國槳板錦標賽等賽事活動精彩紛呈,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故居)、漢豐湖休閑之旅分別入選文化和旅游部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和全國鄉村旅游152條精品線路之一,漢豐湖獲批國家水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試點。
改革創新機 打出“組合拳”
時代呼吁變革,創新引領未來。
2023年,開州區召開深改委會議2次,研究審議重點議題13個,47項年度任務有序推進。加強改革試點力度,承接推進26項國家級試點,其中13項順利通過評估驗收。
筑開放之“路”,搭起飛之“橋”。2023年,開州區緊盯“兩鐵六高一空一港”目標,交通投資達51億元,創歷史之最,渝西、成達萬高鐵開州段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15.1%、21.6%,巫云開、萬開達高速公路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87%、21%,開萬梁高速公路、小江航道提升、跳蹬水庫等項目按下“快進鍵”。培育外向型企業12家。開州高新區獲批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
科技是強盛之基,創新是進步之魂。開州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2家、“小巨人”企業1家,新增市級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232家,院士工作站、市級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突破,國家智慧園區5G融合創新運用項目基本建成。全職引進博士、碩士和高技能人才565人,聘請決策咨詢顧問專家156人。
美麗先行區 展露“新顏值”
鴛鴦成對穿彩林,一湖碧水繞城郭。冬日的漢豐湖,既有西湖之婉約,更有洞庭之遼闊。
2023年,開州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轄區水質穩定保持Ⅲ類,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通過市級評估,環漢豐湖片區獲評全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漢豐湖成為全市首個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第一、第二輪中央和市級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完成率99.7%,“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綜合整治實踐”成為生態環境部和美麗重慶建設正面典型案例。
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開州區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19.1萬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園60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7.5%。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染“三大革命”,改造農村危房499戶,行政村生活垃圾處理率100%,市級以上宜居宜業和美村莊等增至146個。
踐行低碳千山翠,崇尚環保萬水綠。開州區全年實施綠色改造項目14個,新建國家級和市級綠色工廠3家,6家企業進入市級綠色工廠培育庫,浦里新區獲批全市首批近零碳園區試點。5G、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預計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2%以上。
城鄉共繁榮 繪就“新天地”
大山大湖滿目秀,三江三里七彩炫。
2023年,開州區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統籌推進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城市顏值更美。開州區編制完成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烏楊島生態展示區規劃設計、長沙組團綜合管網專項規劃等。環湖城區開州大橋、雪寶山互通完工投用,北岸濱湖公園驚喜開放,漢豐印秀璀璨上演。
鄉村氣質更佳。開州區統籌推進“五個振興”,大力推進“四百行動”,市級重點幫扶鎮滿月鎮、有效銜接試點鎮大進鎮、鄉村振興示范鎮竹溪鎮亮點紛呈,50個區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先行示范鎮村成效明顯。完成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3萬畝,新增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112個,新建成“四好農村路”150公里,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超10萬元的村占比98%。獲批市級以上鄉村治理示范鎮(村)5個。
幸福新生活,結出“甜蜜果”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2023年,開州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23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開州區新識別監測戶333戶1148人,納入“滴灌式”幫扶,未出現一戶一人返貧致貧。投入資金3.51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28個,拓展幫扶車間38家、公益性崗位3206個,脫貧產業覆蓋90%以上脫貧戶和監測戶,脫貧人口就業規模穩定在4.5萬人左右。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開州區堅持就業優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億元,新增城鎮就業8344人。健全多層次社保體系,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均穩定在97%以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735元、600元。辦理移民自建房和美麗鄉村房屋產權登記7599套、2798戶,總量超前十年總和。成功創建重慶市第八屆雙擁模范城。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開州區堅決打好地方債務風險防范化解攻堅戰,全年綜合債務率降至172%,成功化解非法集資陳案4件。排查整治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110個,有效應對9次暴雨天氣過程,自然災害防治實現“零傷亡”。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八類惡性案件、可防性案件和侵財案件發案數分別下降39.7%、24.4%、29.5%,電詐案件發案數下降30%。
成績有目共睹,成果亮點紛呈。
開州區文化事業邁上新高度、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從嚴治黨重拳開新局……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開州景觀”,豐艷三江三里、驚艷帥鄉帥湖。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新的一年,區委、區政府將團結帶領170萬帥鄉兒女,逐夢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再交“高分答卷”,再迎“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