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一場高級別的國際性、專業性花卉園藝博覽會——2024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2024成都世園會”)將在成都東部新區開幕,向世界詮釋作為公園城市的成都在“綠色發展”方面的信心和決心。
成都世園會以“公園城市 美好人居”為主題,以“綠色低碳、節約持續、共享包容”為辦會理念,傳遞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城市生態品質,向世界集中呈現公園城市實踐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在成都打造一個重慶園,除了契合成都的土壤,也要充分展現重慶的風格特點。”在中華園藝展區,充滿西蜀園林特色的重慶展園采用以珠串鏈的方式,融入重慶最具特色的江灘消落帶花園、坡坎崖臺地花園、巴渝山水盆景花園、瞰花閑居花園、林下花溪花園5個主題片區,生動展現了山水生態之美、江岸人文之美、山城生活之美。
因地制宜 構建自然而唯美的空間景觀
目光所及全是鮮艷的花朵,清脆的清泉聲回蕩在耳邊。行走在重慶園,一步一階梯向上至“巴山樓”,仿佛置身于一個“迷你”的山城中,使游客在成都便能體驗重慶的“山水之美”。
重慶園以“多彩山城,花漫人居”為設計主題,重慶園總面積3500平方米,南靠現狀山體,北鄰天津園,東側與成都、北京園相隔。場地順應山勢,重慶園梳理水脈,立體構建“山水兩軸,園藝六區,一環十景”的空間景觀結構,呈現立體、多維“站起來”的風景,生動演繹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本土特色及城市園林園藝發展成就。展園內有山城切面、渝蓉雙亭、盆景等景觀,以及喬木25種,灌木38種,花卉215種,全園綠地率68.9%。
融入巴渝特色植物,重慶園將園區植物景觀分為六大區域,從山下到山上依次為江灘草岸、五彩臺地、林下霧溪、山水盆景、花漫人居、近自然林帶,多角度多層次的還原地道的巴渝山水、巴渝人文。十大特色展示內容分別為山地近自然植物群落展示,消落帶植物群落展示,垂直綠化墻展示,藤本植物展示,坡地綠化山茶杜鵑展示,濕生、水生植物展示,山地藥用植物展示,山地耐陰宿根花卉展示,重慶盆景展示和名花名草、珍稀植物展示。
據重慶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園區按照“新重慶 新園藝 新融合 新生活”的設計原則,對外展現“海納百川,迎賓待客的開放雄偉之姿”,對內展現“山水相融、包容萬象的巴適宜居之情”。
“重慶突出山水園林城市特色,針對城市本底,大力實施‘公園城市’建設、坡坎崖治理、兩江四岸消落帶生態修護及城市更新等城市建設。”該負責人介紹道。
依山就勢,實山活水,雄渾自然、質樸粗獷,這是巴渝園藝總體特征。在這樣的背景下,設計團隊確定了“巧借地形、園林要素,環境有機結合,和諧共生”的布局,采用了順應地形爭取利用空間,結構營造不拘形式,建筑裝飾盡顯民風的建筑,并借景江河、引水入園。
重慶園制定了兩條游線。其中,主游線串山城八景,路線為江灘草岸——展望石階——山城陽臺——畔湖山廊——流水跌瀑——茶石山亭——花漫樓間——林下花溪;
無障礙游線滿足單側登頂,路線為江灘草岸——展望石階——山城陽臺——畔湖山廊——流水跌瀑—茶石山亭——花漫樓間。
沿著路線游玩,江灘草岸花園以禾本科蒲葦屬、狼尾草屬、芒屬、針茅屬的觀賞草組合模擬江灘消落帶植物生境,展現獨特的草長鶯飛的自然江灘風貌;五彩臺地花園通過展示盤根錯節的黃葛樹樹根、九尺藤藤本植物、特色大足太空蓮花、立體綠化墻等立體綠化方式,體現重慶坡坎崖立體綠化特色;花漫人居花園則展示了一幅“漫山遍野”鮮花盛放、清泉汩汩的唯美畫面……
細致入微 植物文化內涵豐富
除了突出西蜀園林特色的空間形態及建筑風格外,重慶園中豐富的園林景觀及植物文化更讓人印象深刻。據介紹,重慶園區結合自身特點,運用了成渝雙城植物,喬木以地域文化突出的黃葛樹、小葉榕為代表,常綠為主。同時遴選多種特色植物、模擬植物生境,體現生物多樣性。
“我們以鄉土植物、重慶特色植物為特色亮點,補充新優園藝品種作為氛圍營造。”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重慶市市樹為黃葛樹,其生命力強易存活、四季常綠夏季耐高溫、冠幅大可供市民納涼。市花為山茶,花期長,抗污染,易栽培,花色鮮艷。
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重慶園向觀眾們展示了多種特色茶花,其中著重展示重慶本土原生特色川山茶品種、華東山茶、四季茶花品種,搭配茶梅等其他山茶屬植物,色彩以粉色和紅色為主,早中晚花期山茶相互搭配,花期可持續全年,并選取部分香花品種,以樁頭、灌木球、綠籬等,呈現重慶獨特山茶文化和豐厚的茶花資源。
此外,重慶園還展示了多種重慶獨特地域品種,包括珍稀植物(瀕危、極危)如荷葉鐵線蕨、川東燈臺報春、南川木波羅等;芳香植物如忠縣柑橘、北碚蠟梅等;藥用可食用植物如石柱黃連、彭水蘇麻、秀山金銀花、江津花椒、彭水紅豆杉等。還有許多重慶科研機構自育新優品種,包括大足太空荷花、茶花新優品種、彩色植物新優品種(紅火箭紫薇等喬木,九尺藤、杜鵑新優品種)。
園區設計團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提煉重慶典型地帶性植物特征,用鄉土植物、重慶特色植物、新優園藝品種等模擬山地近自然植物群落、坡坎崖植物群落、消落帶植物群落,同時展示園藝花卉、果樹、蔬菜的美好人居優秀成果,達到科普推廣的作用,營造富有巴渝特色的園藝展園,體現美好人居的愿景。”
據悉,重慶園以喬木+灌木+藤本+多年生宿根花卉+時令花卉的多層次、長效性搭配方式,應用根抱石、植物綠墻、藤本垂吊、自然草灘、塊狀花田、水上花床、節點花境、組合樁頭、點植盆景、灌木花球等園藝展陳方式。
同時,展園設計突出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新重慶、新園藝、新融合、新生活”的體現,在展園布局上,打破以往設置圍墻或堡坎的圍合方式,而是采用具有開拓進取意向的氣勢臺階,打開觀賞界面,提高可進入性,對外形成海納百川,迎賓待客的開放雄偉之姿,內部形成山水相融、包容萬象的巴適宜居之情。
“在園藝展陳上,強調巴渝園藝本底與新優園藝的碰撞,強調成渝共建共享下的文化融合,強調展期中豐富的植物體驗活動,如聽音(聽瀑布)、聞香(聞桂花、茉莉、白蘭花等香花植物)、食景(石柱紅辣椒、秀山金銀花、江津花椒、奉節臍橙等)、觀奇(觀長江奇石、跳舞草、癢癢樹)等,確保展園長效熱度。”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