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據開州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黃成濤介紹,2023年,開州區“五個一批”確定的23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兌現落實,在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城市基建等領域均實現穩步提升。
其中,在教育領域新增公辦幼兒園2所、普惠性學位450個,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55.5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6.7%,此外全區中小學校課后服務質量也得到全面提升,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科類培訓100%壓減清零;在醫療領域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實現標準化,適齡女學生HPV疫苗接種補助項目也得到啟動,為農村和城市適齡女性健康撐起了“保護傘”。
不僅如此,2023年開州區還持續推進54家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改革,打造社區老年示范食堂14家;創建3家渝馨家園,為1900人次提供輔助器具適配,為26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完成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035戶,讓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開州區作為勞動輸出大區,就業工作一直是首位民生事項,黃成濤表示開州區聚焦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加大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難有所幫的工作力度,切實兜住兜牢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底線,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去年全年實現新就業1.55萬人,建立的重點群體“1+3+N”幫扶機制幫助1.05萬名重點群體就業有“術”、致富有“路”,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針對接下來的春節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服務,開州區人力社保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飛介紹道,今年全區農民工返鄉過年預計在30萬人左右,開州區將持續加力就業幫扶措施,傾聽務工人員訴求幫助解決難題,開展技能提升、根治欠薪行動,幫助農民工朋友提升就業技能以及保障勞動權益;此外開州區已經儲備區內外就業崗位4萬余個,將在春節前后舉行各類專場招聘會全面滿足返鄉農民工就業需求。
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是群眾最能直接感受到的民生建設,據了解,開州區聚焦宜居與和美鄉村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上持續用力,2023大力推動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改擴建“四好農村路”,改造一批老舊小區和用電設施,修建漢豐湖(平橋)南北兩岸便橋,推進街頭綠地提質、坡坎崖綠化美化等項目,基礎設施實現大提質。
2024年,開州區預計形成“五個一批”重大民生實事22項,其中承接市級12項,主要涉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2024年農村公路建設及安防工程、開展殘疾人關愛服務提升行動等;區級新增10項,主要涉及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和深化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改革、加強村級衛生室規范化管理、就業創業支持行動等,開州的改革發展成果將在今年惠及更多群眾,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