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根本不敢出門,尤其是冬天,六點多外面就看不見了。”竹溪鎮白云村村民莫少清說,村里晚上都是靜悄悄的,根本沒人出來。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時時刻刻牽動著易軍的心。作為竹溪鎮白云村駐村第一書記,他入戶走訪時聽到不少村民反映夜晚出行不方便、安全隱患非常大,時常出現因天太黑、看不清路,摔倒在山溝里的情況。

小路燈關乎大民生。像城里一樣裝上路燈,照亮回家的路,是白云村村民一個壓在心底不敢想的愿望,也是埋在村干部心底的一件大難事。
“路燈必須在這個冬天亮起來。”說干就干,易軍和村干部行動力十足,把全村跑了一遍,初步統計,全村6個村民小組需安裝太陽能路燈130盞、庭院燈150盞。
安裝路燈,錢從哪里來?易軍提出,可以利用重慶郵電大學鄉村振興幫扶資金,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行,通過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等流程,讓整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獲得了全體村民的一致同意。
本著花最少錢辦實事的原則,易軍帶著村干部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認真比對產品價格和質量,并與太陽能路燈生產企業進行反復磋商,以最實惠的價格成功購買了這批太陽能路燈。
這款路燈,安裝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節能環保、發光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企業承諾路燈保修期長達8年,出現問題隨時派人過來維護。
不負眾望,白云村太陽能路燈安裝工程順利啟動了。每天都有村民到村委會來問:“咱們的路燈什么時候能亮起來呀,我家能安上嗎?”看著村民期盼的眼神,村干部、駐村工作隊隊員干勁更足,抓緊時間、加快進度,趕緊讓路燈亮起來。
受地勢影響,白云村很多房屋都是依山而建,住戶零星散落,相互之間相隔甚遠。為了更好滿足村民們的照明需求,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干部與工程安裝人員,冒著寒冷天氣跑上跑下,對全村的道路、每戶的具體安裝位置進行勘察。
材料進場、挖坑、混凝土澆筑路燈基座、組裝燈桿燈具光源板、固定燈桿……2023年11月底,耗資20余萬元,白云村6個村民小組的130盞太陽能路燈、150盞庭院燈全部安裝到位并投入使用。
夜色漸濃,路燈次第亮起,頃刻間點亮了整個村莊。一排排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佇立在村道兩旁,一盞盞庭院燈如繁星點點散落山間,勾勒出一幅絕美的鄉村夜景圖。
如今的白云村,夜晚格外熱鬧。村民結伴而出,或駐足或閑談,一片祥和。“走,我們跳壩壩舞去。”竹溪鎮白云村村民邱孝蠅帶著自己的老伴樂呵呵地去村委會辦公室前的空地上跳舞,一路上還吆喝著大家趕緊去,生怕去晚了沒有好位置了。
一盞盞路燈照進了白云人的心窩,照亮了村民出行的“平安路”,照亮了村民散步休憩的“幸福路”,更照亮了白云村的鄉村振興路。
記者 羅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