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突破制約“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以技術攻關促進產業創新,以產業創新引領全面創新,近日,市經濟信息委將組織開展2025年度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在這些方向上圈出重點。
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重點征集智能底盤、智能車身、智能座艙、汽車電池與安全、電驅動系統、整車熱管理、國產化汽車仿真軟件、新一代車載通信、智能化車輛試驗檢測等方向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
重點征集可廣泛應用于先進制造業、低空經濟等領域的功率半導體、智能芯片、新型顯示、智能傳感器,以及智能消費電子產品、新一代智能終端等方向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先進材料:
重點征集先進金屬材料、化工新材料、粉體材料、復合材料、高性能過濾材料、納米材料等方向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
重點面向航空裝備、船舶裝備、動力裝備、工業母機、電力裝備等領域,征集整機制造及核心零部件開發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
重點面向生物藥、化學藥領域,征集抗體藥物、重組蛋白及多肽藥物、疫苗、細胞治療、化學創新藥、高端制劑等方向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面向醫療器械領域,重點征集診斷類、治療類、康復類器械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人工智能等“新星”產業:
重點征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多模態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智能體、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具身智能、智能軟件、安全防護等人工智能領域,以及新型物聯網等“新星”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需求。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征集對象為重慶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鼓勵產業創新綜合體組成單位申報。
需求應具有明確的創新緊迫性和產業導向性,主要分為前沿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技術、填補我市產業鏈短板技術、鞏固提升本地產業鏈技術四類。
需求應是申報單位尚未完成研發攻關且依靠現有能力難以獨立解決的難題,預計攻關周期一般不超過3年。攻關完成后形成的成果應進行產業化應用,具有較強的市場推廣價值和應用示范效應。需求的指標參數包括技術攻關指標(功能指標、性能指標等)和產業化指標(經濟指標、知識產權指標等),技術攻關指標的參數應不少于5項,且能夠對標國際、國內技術前沿,體現行業發展趨勢。
有申報意愿且符合條件的單位,將相關資料填好后,于6月5日前送至區縣經信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將組織專家對征集的需求進行分析論證,凝練任務榜單,組織開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
上游新聞記者 侯佳
編輯:楊虹 責編:吳忠蘭,陳晶晶 審核:阮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