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工商學校以創建清廉學校為戰略支點,創新構建“一統五化三協同”治理體系,將清廉建設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鏈條,通過黨建統領、制度固本、文化潤心的多維實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廉動力”。
黨建統領,筑牢建設根基
學校堅決貫徹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健全黨委委員聯系支部的“黨委+支部”、支部設在系部的“支部+系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黨建+項目”工作機制,夯實黨建在隊伍建設、重大決策、內部治理、監督巡察、意識形態、改革發展等事項中的組織基礎與工作保障,凝聚建設清廉學校的智慧共識與行動自覺。
學校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清廉學校建設專班,專題研究清廉學校建設15次,召開專題教育會19次,立(結)項《中小學校黨建“雙創”實踐研究》等市區級黨建課題5個。學校成功入選重慶市中小學黨建“雙創”示范學校,同時也是重慶市首批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雙帶頭人”,黨委書記劉友林在重慶市“黨建引領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作交流發言。學校清廉學校建設經驗入選江津區清廉建設優秀案例。
召開2025年全面從嚴治黨暨清廉學校建設工作會
五化并進,拓寬建設路徑
責任落實清單化。學校聚焦管黨治黨,落實“三責協同”機制,分類建立黨委、黨支部、黨小組三級六類126項責任清單,厘清具體職責,實施支部“雙創”、黨員“五星”評價,推進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建設。
綜合監督模塊化。學校聚焦“四權”“五風”,圍繞“小微權力清單”“辦學行為負面清單”,建立制度、流程、風險、績效、專項五大監督模塊,規范權力運行。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制度,開展中干述責述廉評議157人次、財務內審及專項監督整治7次。
風險管控數字化。學校搭建“清風數智”項目管理平臺,實現智能化監督與可視化評價。涉權事項報備1328次,采購、基建、膳食管理等風險預警72次,辦理師生申訴信訪函件6件,廉政約談97人次。
制度建設體系化。學校建立以辦學章程為統領的“六橫六縱”內控體系,完善服務師生“六個一”工作機制,增強治理效能。新建制度12個,完善辦事流程、工作機制31個。
作風建設常態化。學校聚焦作風建設,開展項目揭榜掛帥、崗位賽馬比拼、“廉心匠藝”技能展示實踐活動,建成“廉雅”長廊、清廉廣場、黨員書吧等陣地23個,完成師德師風項目化監督2項,營造干事創業尚廉崇廉的辦學生態。
承辦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中職組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
三維協同,凸顯建設特色
校企協同。學校秉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理念,協同江小白等12家產教融合型企業,通過深度調研、精準規劃,共同打造8個主題鮮明、功能完備的清廉教育基地,將清廉文化元素有機融入生產流程與職業規范之中,推動清廉文化進車間、進崗位、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增強清廉教育實效。開設清廉講座14場,形成清廉教育案例5個。
家校協同。學校與家委會緊密協作,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共同成立清廉文化學校。深度挖掘家庭文化資源,立足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理念的融合,開發“廉韻”課程6門,匯編家風家訓231個、治家故事87個、文化讀本6本,讓清廉教育從學校延伸至家庭,實現家校同頻共振,共同培育崇廉尚潔的良好風尚。
校地協同。學校積極聯動四川合江、貴州習水等生源地鎮街、社區,通過創新開展形式豐富、貼近群眾的實踐活動,讓清廉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累計開展清廉故事社區巡回講堂、清廉文化進校園、鄉村清廉墻繪等實踐活動31場,制作微視頻61個,打造“廉韻”行走課堂13個,構筑清廉教育惠及百萬民眾“金三角”,讓清廉文化在更廣闊的區域內廣泛傳播、深入人心。
開展清廉文化講座
裝配式建筑構件安裝組獲2024年世賽金獎
重慶工商學校以清廉學校建設為引擎,通過黨建領航、改革驅動、服務創優三大抓手,全面推動學校治理能力與辦學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交出了一份“黨建強、質量高、服務優”的亮眼答卷。學校躋身重慶市高水平中職學校行列,教師團隊摘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項,教學能力大賽市級一等獎12項、國家級一等獎3項;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38金42銀,12名學生獲全國技術能手、大國工匠職教之星。學校“園團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被教育部作為全國七大集團化辦學模式向全國推廣,《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媒體11次報道學校黨建與清廉學校建設情況。(資訊)
文/李利佳 楊洪舒
原標題:重慶工商學校:創建清廉學校,賦能高質量發展
編輯:李宏偉 責編:吳磊 審核: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