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九秩,逐夢百年。4月25日上午,重慶市沙坪壩小學(以下簡稱“沙坪壩小學”)舉行建校90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此次活動包括學燈公園開園暨生生花園藝術館開館,以及《學燈照亮人生》新書發布會。活動以傳統文化現代表達、教育精神青春闡釋為內核,串聯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賴明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可欣,區文旅委書記汪黎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劉建華等出席活動。
延伸的育人場域:一場跨越90年的精神對話
“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做無愧于‘沙小’前人的后人,做無愧于‘沙小’后人的前人。”學燈公園開園儀式在沙坪壩小學校長章光虎的莊嚴致辭中拉開帷幕。
沙坪壩小學校長章光虎致辭
領導嘉賓為學燈公園啟幕
何謂“學燈精神”?“學燈精神”又是如何化作“沙小”的文化血脈,滋養一代代學子?
90年前,從抗戰硝煙中走出的沙磁文化區,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從那一刻起,“沙小”師生的命運就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1935年,抗日烽煙中,教育家高顯鑒先生秉持‘教育救國’之志,于紅廟小學點燃沙磁文化第一盞學燈。”參觀學燈公園環節,小小講解員們正向來賓們講述“學燈精神”的歷史淵源。
走進學燈公園,瀑布流水景觀與24處“沙磁往事”文化展示區交相輝映,既承載著厚重的沙磁精神,又呈現了獨具重慶地理特色的山水之美。潺潺的瀑布與流水象征著嘉陵江與長江的奔流不息,“沙磁往事”無聲訴說著抗戰時期教育者們以燈鑄魂、堅守文脈的動人故事。育人場域也從教室延伸到戶外,在這里,學生發起和前人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精神滋養。
生生之美:一片滋養心靈的美育沃土
生生花園藝術館開館儀式與百鴿書畫社揭牌同步舉行。儀式上,中國畫作品《百鴿圖》首次亮相。4.43米素絹上,227羽白鴿以兼工帶寫技法呈現。“沙小”美術團隊為致敬張書旂先生,在創作中擴充了細節和創新表達,使藝術促友誼、和平需守護的精神內核立體可感。
隨后,沙坪壩區文化館為百鴿書畫院授牌,標志著館校聯動的美育新陣地正式成立。美術館九大主題展區中,孩子們用畫筆、色彩和奇思妙想創作的繪畫、手工、書法、原創詩歌等作品一一陳列,碰撞出一幅童真與藝術交織的綺麗畫卷,展現出童心世界的無限可能與蓬勃創造力。
來賓參觀生生花園藝術館
藝術館的落成,是對學校九十年歷史文化傳承的延續,也是一次對美育教育創新的探索。
從一盞燈到一片燈海:“學燈”光啟未來
沙坪壩小學如何以校園文化課題為起點,將九十年校史轉化為可感可參與的鮮活故事?
“從1935年高顯鑒院長點亮的第一盞‘學燈’開始,這束教育之光始終照亮著沙小人前行的道路。”在沙坪壩小學校史新書《學燈照亮人生》發布會上,沙坪壩小學黨委書記朱其英表示,未來十年,沙坪壩小學將繼續堅守文化文脈,賡續沙小九十年來從未熄滅的教育薪火,為教育強國的“巴渝答卷”寫下精彩一頁。
沙坪壩小學黨委書記朱其英致辭
“作為區域基礎教育榜樣,沙坪壩小學要深刻把握基礎教育是強國之基的戰略定位,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明確發展路徑。”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賴明才殷切寄語。
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賴明才向沙坪壩小學致以祝賀
一盞學燈,從戰火紛飛的年代一路照耀至今。據了解,《學燈照亮人生》是沙坪壩小學歷時三年編撰的第一部校史文集,以6大單元24課全景式展現沙小從“沙坪學燈”到“五育融合”的發展脈絡,首度公開的“小先生課堂”教案、《沙磁區教育通電令》影印件等珍貴史料,與古力圍棋棋譜、STEAM課程設計等當代成果交相輝映,讓沉睡的校史煥發時代溫度。
大會閉幕式上,沙坪壩小學原創舞蹈《追光少年》與四幕音樂劇《高顯鑒》先后登場。舞臺光影流轉間,生動詮釋了從一盞燈到燈火的海的傳承內核,為整場慶典畫上兼具歷史厚度與青春活力的句點。
九十年薪火不熄,九十年學燈長明,一代代“沙小”教育者以赤誠之心守護“沙坪學燈”。90歲的沙坪壩小學,正以昂揚的姿態邁向百年、以創新之姿續寫教育華章。(資訊)
文/楊曉玉 重慶市沙坪壩小學供圖
編輯:李宏偉 責編:吳磊 審核:王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