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6歲的高中生小王身體出現了一個讓她難受不已但又難以啟齒的癥狀——排尿疼痛,外陰持續瘙癢、灼痛,還伴有白色豆腐渣樣分泌物。起初,她以為只是普通的過敏,癥狀持續了好幾天后,小王便自行購買了私處護理液進行處理,癥狀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越用越嚴重。她在網上搜索了自己的癥狀,結果卻是五花八門,這讓小王愈發擔憂,甚至夜不能寐,身心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拖了兩周后,小王的癥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在閨蜜的勸說和陪同下,她終于鼓起勇氣來到了重慶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科門診就診。
初步查體后,接診的主治醫師劉紅霞判斷小王得了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看出小王的緊張和擔憂,劉紅霞安慰道:“妹妹,不用緊張,你這種情況很常見。”
小王很是難過,表示自己還未談過戀愛,也從未有過性生活,為什么會得婦科???見此情形,劉紅霞耐心解釋道:“婦女指的是青春期后即已滿14周歲的女性,14歲以上就屬于婦科就診范圍了。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霉菌性陰道炎這個病就像感冒一樣常見,和道德、性生活完全沒有任何關系,不用有那么大的心理負擔。及時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幫助,千萬不要再自己用一些亂七八糟的洗液了,這會引發或加重炎癥?!?/p>
上周,前來復診的小王已經痊愈,小王的經歷映射出了大家對于婦科疾病的不了解甚至是恐懼心理。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會感染一次霉菌性陰道炎,本期將帶大家科學了解一下。
陰道分泌物是什么?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是女性生殖系統分泌的液體,主要由陰道黏膜、子宮內膜、子宮頸腺體及前庭大腺分泌的液體混合脫落細胞、微生物等組成,具有清潔及防御功能。
正常的白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性狀和顏色,但若出現以下異常白帶警示,建議盡快就醫。
霉菌性陰道炎是什么?
霉菌性陰道炎是女性臨床常見的陰道炎癥,由真菌感染引起,造成女性外陰瘙癢,白帶增多且呈豆腐渣樣伴有酵母樣氣味,伴有外陰部燒灼疼痛,以及性交疼痛、排尿疼痛等。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中國診治指南(2024版)》指出:約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1次霉菌性陰道炎發作,40%~45%的女性會發作2次甚至更多次。
霉菌性陰道炎發生的因素?
1.免疫力下降:導致我們感染的罪魁禍首“真菌”是最常見的機會致病菌之一,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的口腔、胃腸道、陰道及皮膚等。長期熬夜、過度勞累或其他慢性疾病,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菌群環境平衡被打破,真菌趁機大量繁殖致病。因此,免疫力低下時可同時存在真菌導致的多個部位的感染,比如指/趾間皮膚、外陰陰道等。
2.個人衛生習慣:過度清潔陰道、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或頻繁使用陰道洗液等,破壞陰道的自然生態環境,導致真菌感染;未及時更換內褲,穿著緊身褲、化纖內褲等不透氣衣物,增加陰道局部的溫度和濕度,為真菌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接觸過被污染的衣物、浴盆或衛生用品等;經期使用開包時間過久、過期或受潮的衛生巾;使用未經過消毒的月經杯、月經碟;經期未勤換衛生巾等,有經血潮濕的環境更容易滋生霉菌。
3.真菌“異地感染”: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真菌(如足癬、甲癬病原體)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傳播,定植于外陰陰道區域的過程。
4.長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體內“狂轟濫炸”,誤殺有益的乳桿菌等“友菌”,致使陰道局部抵抗力下降,為真菌滋生提供了溫床。
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陰道內糖原含量也隨之增加,高糖微環境真菌大肆生長的“理想家園”。
6.激素水平變化:如妊娠期、絕經后或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時,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陰道酸堿度異常。
7.性生活因素:不潔的性生活,或性伴侶有真菌感染時,可能通過性接觸將真菌傳染給女性。如果是復發性霉菌性陰道炎,必要時性伴侶也要積極治療。
因此,防治霉菌性陰道炎需要綜合考慮個人衛生、生活習慣、飲食調節以及科學用藥等多方面因素,規范化治療。
實驗室檢查是診斷的重要手段
涂片鏡檢(白帶常規檢測),是最常見的婦科檢查項目。醫生通常會使用無菌棉簽進行采樣,采集下來的樣本會在檢驗科的白帶檢測分析儀進行檢測。主要是檢測白帶pH值、生化實驗、涂片染色檢測上皮細胞、白細胞及陰道微生物比例情況等,以此來判斷陰道微環境是否存在異常。
白帶常規報告解讀:
微生物實驗室檢查(革蘭氏染色涂片顯微鏡法),對霉菌性陰道炎的敏感度為65%~83%。通過相應染色鏡檢,在顯微鏡下觀察樣本中是否存在芽生孢子及假菌絲。
真菌培養法,主要針對難治性、反復性的霉菌性陰道炎,用于指導醫生臨床用藥策略。
本文作者》》》
劉纖,重慶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檢驗技師,從事臨床檢驗工作7年,熟悉臨床微生物和臨床基礎檢驗相關工作。
袁紅霞,重慶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主管檢驗技師,從事臨床檢驗工作15余年,主要從事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核酸檢測等工作。(資訊)
原標題:仁濟科普丨科學了解霉菌性陰道炎:75%的女性都會經歷的“必修課”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王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