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10:32:44 來源:重慶長城骨科醫院
“我本以為自己就這樣殘疾了,沒想到經過治療現在能重新走路。”兩年前的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小嚴(化名)的人生軌跡。她的右小腿因嚴重離斷傷面臨截肢的風險,這對于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不幸中的大幸是,經重慶長城骨科醫院手顯微外科肢體重建組的分期手術,小嚴不僅保住了右腿,還恢復了行走能力。
多學科協作:重建小腿離斷患者的行走之路
大肢體離斷是一種極其嚴重的創傷,由于傷情的復雜性和緊急性,對醫療團隊提出了極高的治療挑戰。秉持“拯救一個肢體,挽救一個家庭”的醫療理念,在醫院副院長兼手顯微外科主任田林的帶領下,多學科團隊協作,為小嚴精心制定了治療方案。
一期治療中,再植專家團隊施行了短縮再植術,通過精妙的顯微外科技術逐一吻合細如發絲的血管、神經、肌腱,成功保住了小嚴的右腿。后期為恢復小腿的長度和功能,田林副院長帶領肢體重建組專家團隊與醫院技術顧問、全國知名肢體重建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覃承訶教授聯合會診,經全方位、系統化的評估與準備,一同實施了右脛骨環形支架固定術+雙段截骨延長術。通過骨搬移技術和康復鍛煉,短縮的骨頭逐漸被延長,最終雙腿趨于等長,小嚴不僅保住了右腿,還重新獲得了行走的能力。她的康復之路,正是重慶長城骨科醫院精湛醫術的體現。
治療前后對比/圖源 重慶長城骨科醫院
骨搬移技術:重塑肢體背后的匠心和堅持
肢體重建意味著患者能夠重獲獨立生活的能力,甚至重返社會和工作崗位,其意義重大而深遠,而骨搬移這項技術往往在重建肢體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技術是利用人體骨骼的自然再生能力,通過緩慢而穩定的牽引力刺激骨組織生長,從而填補缺損或延長肢體的先進治療方法,具備微創、高效和可精確控制的優勢,同時對醫療團隊也提出了極高的技術要求。
在重慶長城骨科醫院手顯微外科,骨搬移技術應用成熟。每年,無論是嚴重的創傷性損傷,還是復雜的先天畸形,成百上千的患者因此重塑肢體、重獲新生。在肢體重建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離不開手顯微外科團隊對專業技術的深耕、對高難度手術的開展和對恢復患者健康的執著。
在小嚴兩年多的治療時間里,醫生根據小嚴的恢復情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從術前規劃到術中操刀再到術后康復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力保精準安全;從短縮再植到骨搬移,再到后期的跟腱松解術,每一次手術都凝聚著醫生們的智慧和匠心。正是堅持這種以患者為中心、精益求精的醫療理念,原本面臨截肢的小嚴才能重新開始走路。
田林副院長查房/圖源 重慶長城骨科醫院
醫者仁心: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希望
“基本能去拐走路了,未來還能恢復得更好,治療過程中田林副院長很有耐心,非常感謝他,醫生護士也都非常細心,真的是非常棒!”小嚴為手顯微外科團隊豎起了大拇指。患者的這份肯定和信任,不僅源于醫護人員在技術上的卓越追求,也是他們在人文關懷上傾注的心血。手顯微外科的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的誓言,為患者重塑肢體,更為無數家庭帶去希望。
康復中的小嚴/圖源 重慶長城骨科醫院
小嚴的故事,只是重慶長城骨科醫院手顯微外科眾多肢體重建成功案例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室肢體重建組打開了精細化診療新格局,在四肢疑難病癥診治領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多次為罕見重度畸形肢體完成矯正,創下過為患者肢體延長22厘米的紀錄。
技術引領發展,仁心鑄就醫魂。未來,科室將繼續秉持“拯救一個肢體,挽救一個家庭”的理念,用精湛的醫術和溫暖的關懷,為更多患者點亮生命之光。(資訊)
原標題:重慶長城骨科醫院斷肢再植+肢體重建手術為患者鋪就行走坦途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王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