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品市場迎來了一股強勁的復蘇勢頭,這得益于“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商務部發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該政策不僅在家電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帶動了手機、數碼產品等多個消費品賽道的增長,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統計,全國共有超過2000萬名消費者參與了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共購買家電產品超過2700萬臺,銷售額高達930.8億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家電“以舊換新”工作不僅有利于當前經濟增長,更對長遠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商務部將進一步統籌線上線下渠道,優化政策與活動相結合的驅動機制,以期釋放更大的家電更新消費潛力。
除了家電領域,手機等數碼產品的“以舊換新”同樣表現不俗。截至今年3月,已有超過4200萬名消費者申請了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完成購買數量超過2200萬件,銷售額達到669.5億元。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換新成本,還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推動了手機消費市場的整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補貼政策的帶動下,手機消費市場結構呈現出向中高端遷移的趨勢。2000元至4000元、4000元至6000元價格區間的手機市場份額顯著增加,分別較補貼前提升了8.1個和6.9個百分點。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也體現了國內手機品牌在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方面的努力。
此外,“以舊換新”政策還對國內消費電子產業鏈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產消費電子品牌與國內產業鏈緊密相連,其成長不僅帶動了產業鏈公司的收入增長,還推動了這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國金證券數據分析研究員胡亦韓認為,通過“以舊換新”政策,國內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進一步實現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毛軍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民生和消費的支持力度,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一舉措不僅比去年增加了1500億元的資金規模,還超過了用于“設備更新”和“兩重”規模的資金增量。可以預期,未來消費品市場將繼續受益于政策紅利的釋放,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為消費品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家電、手機等多個領域的增長。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深化,相信未來消費市場將呈現出更加繁榮、多元的發展態勢。(資訊)
原標題:補貼政策顯成效,消費品市場煥發新活力
編輯:黎磊 責編:陳立 審核: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