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幺兒,把這碗醋喝了就好了?!?/p>
“來,再吞口飯,吃點菜,吞下去就好了?!?/p>
在很多長輩的觀念里,魚刺只要吞進肚子里就安全了,胃酸可以融化萬物。胃酸到底可不可以腐蝕魚刺和骨頭,吞到胃里的異物最后去哪兒了?今天,我們就以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普外二科(胃腸/甲乳外科)近日收治的兩個真實病例來告訴大家真相。
病例一:魚刺潛伏24小時,最終刺穿腸子
入院前日,患者吃魚后,無明顯誘因出現臍周陣發性隱痛,5月11日患者因出現腹痛加重,疼痛持續劇烈,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就診。完善檢查,血象明顯升高,CT提示其為“升結腸條狀高密度影,考慮腸道異物嵌頓,不除外穿孔”。
普外二科(胃腸/甲乳外科)醫生當日為該患者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腹腔內見淡黃色渾濁液體約100ml,升結腸上段靠近肝曲可見“魚刺樣”異物穿破結腸,隨后取出異物,進行腹腔鏡下結腸穿孔修補術及回腸造瘺術。
病例二:喝老鴨湯12小時后,胃被骨頭刺穿
患者入院12小時前,進食“老鴨湯、豬蹄湯”等帶渣飲食后突然出現腹痛,為全腹持續性脹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就診,完善CT檢查,提示“胃竇后壁條狀高密度影,部分位于胃壁之外,可疑異物”。
普外二科(胃腸/甲乳外科)當日為該患者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發現胃竇后壁見大小約0.8*0.5cm大小穿孔,穿孔處嵌入約1cm長骨質樣異物,隨后取出異物,進行胃穿孔修補術。
以上兩例病例證明,胃酸很強大,但是也有“打不過”的對手,魚刺、小骨頭吞進胃里,如果出現腹痛等不適癥狀,不能掉以輕心,需盡快到醫院就診。
科學解讀:關于異物的3大真相
1.胃酸的局限性
胃酸(pH 1.5-3.5)可以腐蝕部分異物,但魚類、禽類骨頭多由磷酸鈣構成,溶解速度很慢;尖銳異物可能在溶解前就造成消化道損傷;特殊部位(如胃竇、十二指腸球部)更易嵌頓。
2.異物的走向
吞入胃內的異物可能:隨胃腸蠕動排出體外(大部分的異物可自然排出);嵌頓在消化道狹窄處(如幽門、回盲部);穿透消化道壁,導致嚴重并發癥。
3.為什么看似輕微的癥狀卻可能致命?
延遲效應:開始僅有輕微不適,數小時后突發劇烈腹痛。
隱匿表現:不典型癥狀可能會被誤認為普通胃腸炎。
感染風險:一旦發生穿孔,細菌進入腹腔可導致敗血癥。
最后提醒:高危人群要當心
老人、小孩:吞咽功能差,更容易中招。
吃飯愛說笑的人:分心時最容易誤吞。
戴假牙的人群:口腔敏感度下降,可能察覺不到異物。
預防建議:進食時細嚼慢咽,避免說話;高危食物(魚、雞、鴨等)要小心剔除骨頭;老年人、兒童需特別關注。
吞了魚刺、碎骨后,如果出現持續加重的腹痛(尤其是突然劇痛),發燒、嘔吐(可能是感染信號),黑便、血便(消化道出血)等癥狀,馬上去醫院。(資訊)
原標題:醫案醫說 魚刺、碎骨只要吞進肚子里就安全了嗎,2例真實病例敲響警鐘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王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