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是醫生,更是照進我生命的一束光!”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神經內科收到一封長達三頁的手寫感謝信。信中,82歲的患者張大爺講述了他從病痛深淵到重獲新生的驚心歷程,字里行間滿是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頭暈了三個月,腳底麻得像裹了層棉花,連路都不敢走……”信的開頭,張大爺描述了自己病發時的無助。作為一名有20多年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他曾輾轉多家醫院,卻始終未能找到病因。
今年4月,張大爺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神經內科主任劉曙東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精準鎖定“元兇”——右側頸動脈重度狹窄、左側椎動脈完全閉塞,再加上多發腦動脈狹窄,患者的血管網絡幾近“癱瘓”,增加了腦梗發病風險。
面對復雜病情,劉曙東團隊大膽選擇局部麻醉下的微創介入手術——全腦血管造影術+右側頸動脈球囊/支架血管成形術。術中,手術團隊通過大腿股動脈“鑰匙孔”切口,將導管送入血管。醫生先用球囊撐開“塌方路段”,再精準植入一枚支架。術中全程啟用遠端濾傘保護裝置,有效攔截了血栓脫落的風險。手術僅耗時1小時,術中出血少,創傷小。
讓張大爺一家感動不已的,不僅是手術團隊過硬的技術,更是他們在細節里表現出的溫情。術前5天,醫療團隊按規范啟動“雙抗血小板+他汀”藥物預治療,每天細心觀察患者服藥后的耐受情況,連服藥時間都精確到分鐘。術后查房,密切觀察心率和血壓情況,確保術后安全。
如今,張大爺的頭暈癥狀完全消失,雙腳麻木大幅緩解,腦梗警報徹底解除。出院時,他特意將感謝信送到了劉曙東團隊手里。
近年來,醫院神經內科聚焦腦血管病微創介入領域,90%以上的手術實現了在局麻下完成,讓高齡患者和高危患者重獲手術機會。科室還推出了“術前藥物預保護”“術后72小時生命監測”等個性化服務。
在這封沉甸甸的感謝信背后,不僅是一場成功的手術,更是重慶大學附屬永川醫院用技術實力托起生命希望、用細節溫度治愈焦慮心靈的生動寫照。
科室簡介》》》
神經內科創建于1981年,是“國家神經病學重點學科”“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神經內科專業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神經內科專業基地”“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網絡成員單位”“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腦血管病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培養點。
常年開設專家門診和特色門診:卒中門診、帕金森病門診、睡眠障礙門診、心理咨詢門診、癲癇門診。設有門診診斷室、神經心理檢查室、肌電圖檢查室、腦電圖檢查室、頸動彩超檢查室、TCD檢查室。
特色醫療技術主要包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和急診血管內治療(動脈溶栓、機械取栓及急診球囊支架血管成形術)、顱頸部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術、腦靜脈系統血栓成形介入治療、靜脈竇狹窄介入治療、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診斷等。(資訊)
原標題:八旬老人重獲新生!看這家醫院如何用“硬技術”和“暖服務”點亮生命希望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