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07:15
黃桷坪特色街區如何打造?市民如何成為一名志愿者?在黃桷坪涂鴉藝術街如何參與涂鴉?3月24日下午,由九龍坡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發言人來了”九龍坡區“多元賦能 基層共治”打造特色街區發布活動在黃桷坪街道舉行。區委社會工作部、黃桷坪街道、“藝繪黃桷”項目相關負責人聚焦群眾關心的涂鴉街旅游、打卡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和回應。
▲發布活動現場。
▲九龍坡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政府新聞辦主任程樂同主持發布活動。
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基層治理體系中,志愿服務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九龍坡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傅維軒為市民朋友們交流了志愿服務在社區治理中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九龍坡區堅持“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搭臺、全民參與”的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建強志愿服務主心骨,九龍坡區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志愿者三級服務體系,在全區155個村社區建立志愿服務站。需求驅動搭建社區共治新載體,九龍坡區發動各級志愿者深入村(社區),廣泛采集群眾需求,精心策劃志愿服務項目,實現志愿服務供需精準對接,2024年全區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2萬余場次。?因地制宜培育志愿服務新場景,遵循“一社一品”特色化差異化思路,九龍坡區因地制宜推動志愿服務文化融入社區文化場景,增強社區居民價值認同、情感認同。
市民怎么加入志愿服務隊伍?針對市民提問,傅維軒表示,有兩種渠道,一種方式是在就近的社區進行登記,根據興趣和特長加入轄區的志愿服務隊;另一種方式是通過有關單位、社會組織發布的志愿服務招募公告加入隊伍,兩種方式都建議大家在中國志愿服務網站或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進行登記注冊。
黃桷坪涂鴉藝術街為街道最具辨識度的“文旅IP”,全長1.25公里,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每年接待游客200余萬人,為轄區帶來人氣的同時,也帶來了管理難題。
黃桷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郭佳介紹,為此,街道探索打造“涂鴉藝術街”智慧管理應用場景,從技防突破、AI賦能、聯防聯動三方面著手推動基層智治實戰實效整體躍升。
街道從技防突破入手,安裝智能感知設備。涂鴉藝術街沿線安裝了21套智能感知設備,實現24小時監測,后臺可快速查看現場情況,實現溫馨提醒、即時通話等功能,減少“人防”巡查盲區堵點。
街道通過算法疊加,引入AI賦能智慧管理。開發打造涂鴉藝術街道智慧管理駕駛艙,激活涂鴉行為捕捉、重點人員識別、機動車違停、占道經營等AI算法,實現了事件即時告警等功能。其中,系統可通過捕捉游客停留時長、與涂鴉墻距離等信息,分析判斷是否存在涂鴉等行為,觸發語音提示,抓拍涂鴉點位、涂鴉實施人、涂鴉畫面等信息,生成預警信息。
街道還構建了聯防聯動,快速響應處置體系。涂鴉街智慧管理駕駛艙收到不文明涂鴉預警事件后,平臺運行崗人員對告警信息進行甄別,將有效事件推送至區城運中心、基層智治平臺進行分撥。普通事件由街道相關板塊或網格人員核實處理,敏感事件則通過“街道吹哨—中心派單—部門聯動”運轉流程,跨層級向宣傳、網信、政法、公安等部門推送,開展協同處置。
“涂鴉藝術街”智慧管理場景上線以來,事件現場處置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
技術手段如何區分“藝術創作”與“亂涂亂畫”?是否會誤判?在市民提問環節,郭佳解釋,涂鴉藝術街區的智慧管理系統通過AI算法識別涂鴉行為的頻次、區域和內容性質,智治平臺工作人員將結合視頻判斷后進行事件派發處置,減少誤判情況。
藝繪黃桷項目發起人胡英表示,今年黃桷坪街道“大美城區、藝繪黃桷”項目啟動,升級“遇見黃桷坪”項目2.0版本,通過裝飾美化老巷子、老房子,實施“涂鴉街區”系列整治煥新街巷風貌,打造兼具活力與內涵的文化旅游名片。
“舊街展新顏”,該項目聯合四川美術學院等8家藝術機構,將老街區外立面化作“城市畫布”,首期完成2000平方米涂鴉美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讓舊街煥發了新的活力。
其中升級“黃桷坪涂鴉街區地圖2.0”,將整個涂鴉街區分為自由涂鴉區、限定涂鴉區和觀賞涂鴉區,方便游客按地圖指示參觀、游覽和打卡。
在此基礎上,該項目著力構建“共治新模式”,積極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項目,實現了以最少的經費獲得最大的利益。該項目還激活文化新生態,舉辦“涂鴉故事會”“涂鴉市集”等活動10場,孵化文創產品20余類,為百余名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
“截至目前,在街區改造中,電箱、墻面改造共計約2000平方米 ,我們還在不斷更新中。”胡英說,如果市民想在涂鴉街繪制自己的作品,需要向藝繪志愿者組織提交申請,提供創作思路及創作模板,經審核后就可以在涂鴉街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