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17:40:24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消息,今天,一則消息在科技圈熱傳——
據外媒報道,在近日向白宮提交的一項政策建議中,OpenAI對DeepSeek進行了十分露骨的攻擊。一邊稱DeepSeek是“另一個華為”,是“國家補貼”“國家控制”的,會受中國指示“操縱其模型以造成損害”,一邊強烈呼吁對該機構及類似機構開發的中國AI模型實施禁令。
OpenAI的提案并非臨時起意。今年1月,特朗普撤銷了此前美國AI行政命令《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開發與使用》,隨后簽署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宣布“美國的政策是維持并提升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并要求在180天內提交一份AI行動計劃。無獨有偶,美國另一家AI巨頭Anthropic也強烈建議政府加強AI領域出口管制。它們顯然都是瞄準了這一計劃,想要以“技術話語權”換取“政策制定話語權”。
事實上,以妖魔化外國競爭對手說事,博得政府支持最大化,是美國科技公司的慣用伎倆。但如此情緒激烈、赤裸裸地迎合美國“零和博弈”的政治邏輯,高調呼吁“抵制”“封禁”某家外國公司,多少還是過于難看。更可笑的是,這些話還出自自詡“開放”的OpenAI之口。
OpenAI曾是開源的代名詞,GPT-2的全面開放一度被視為行業標桿。但自GPT-3起,這家公司就選擇筑起閉源高墻,更通過API訂閱制賺得盆滿缽滿。本以為,DeepSeek掀起的AI行業普惠與效率革命,會讓美國AI公司反思自己的路徑選擇。但如今來看,科技霸權主義對美國政治、美國科技企業的毒害遠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
“層層封鎖,封不住孤勇者。”不管出于什么心態,美國AI公司或許是忘了DeepSeek是怎么“逆襲”的了。近些年,美國政府為了壓制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動作不斷,先是禁止AI芯片霸主英偉達向中國出口高端AI芯片,后又推動AI大模型霸主OpenAI停止向中國開放。這種情況下,即便對中國AI發展最為樂觀的人也不敢想象——硬件性能無法做到最優,那就卷架構、卷工程,最終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讓美國精心堆砌的人工智能高墻瀕臨坍塌。
OpenAI將DeepSeek比作華為,怕是也忘了,幾乎體驗過美國所有打壓、制裁手段的華為,如今已然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就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的,無論美國再怎么打壓,華為也不恨美國。華為原來就像羊,慢慢吃草,變得很胖;美國是狼,狼一追羊就跑,減肥了就有戰斗力。從更大范圍看,于封鎖中堅定自主創新、國產自研的心氣與斗志,一直都是中國科技發展獨特的“孤勇敘事”。至于遲遲丟不掉霸權邏輯者,在封閉、狹隘的創新環境里打轉轉,所謂的技術領先優勢又能保持多久呢?
最為諷刺的是,在提案中OpenAI還在唱“推廣民主AI”“確保AI發展惠及所有人”的高調。試問,打壓他國AI技術發展,到底“民主”在哪?“普惠”在哪?更何況,DeepSeek堅定走開源之路,極大促進了全球AI行業的合作交流,正讓“AI人人可用”的理想不再遙不可及。“閉源”打壓“開源”,還好意思搶占道德高地,不得不說,美國科技精英玩起政治雙標那套來,也很溜。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馬斯克曾言辭激烈地抨擊OpenAI:“封閉”且“貪婪”。而這,形容的何嘗不是當下的美國呢?
原標題:OpenAI,應該改個名字了!
編輯:陳璐 責編:吳忠蘭 審核:阮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