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輿論場紛繁復雜,每天都有許多熱點事件霸占著熱搜熱榜,占據公眾注意力,甚至挑動人們敏感的神經。然而,一些熱點事件初期真假難辨、事實含混不清,加上快速傳播,導致真相披露滯后于輿論發酵,“反轉”“翻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甚至滋生謠言。事件中的當事人和相關方也被公眾廣泛關注和討論,一些當事人面對過高關注承受巨大壓力,甚至面臨二次傷害。也有人為了追求流量刻意制造沖突、斷章取義、偽造信息、蹭熱營銷;還有一些人故意營造沖突對立,博取關注不當獲利。
2024年4月,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重點整治“自導自演式造假”“不擇手段蹭炒社會熱點”“以偏概全設置話題”“違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設”以及濫發“新黃色新聞”等突出問題。
近日,抖音在有關部門指導下,發布《抖音社區熱點信息和賬號治理規則(試行)》。《規則》針對爭議熱點事件傳播、熱點當事人賬號提出管理方案。具體包括,對事實暫不清晰的熱點進行重點研判、規范其傳播秩序,限制爭議熱點當事人“趁熱”變現等。
抖音方面表示,希望通過該規則,從嚴打擊散布虛假信息、惡意炒作不當獲利、仿冒或網暴熱點當事人等不當行為。從而建設清朗的網絡環境、健康公平的創作生態和真誠友善的社區氛圍。
虛假信息是網絡毒瘤
后真相時代,一些事件引爆網絡,往往容易流量先行、情緒至上,真相卻猶抱琵琶半遮面,或姍姍來遲。這類真真假假反轉再反轉的事件司空見慣,不僅收割了公眾的注意力,更是對清朗網絡空間的侵蝕,加速謠言傳播、加重觀點極化等問題,讓互聯網上戾氣叢生,也是對公共資源的占用與浪費,甚至還可能危害社會公共秩序。
輿論不是揮向他人泄私憤的利器,網友的情緒更不是被利用的善意。對這類迅速發酵、帶節奏拉偏架,帶來極大社會影響的事件,平臺應及時介入加強研判。在結果尚未明朗之前,應對一些極端言論、煽動情緒的表達進行降溫處理,避免加重網友觀點極端化,使得網絡空間進一步割裂。當然,冷處理并非限制當事相關方發聲,而是避免相關內容過度發酵。當事人仍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發出自己的聲音,權威媒體客觀平衡的報道也更有利于推動事件還原。此外,冷處理也并非“束之高閣”,在真相不明時給事件適當降降溫,也是給相關調查留出時間,給真相留出空間,避免輿論過于沸騰,將矛盾激化或轉移滋生更多矛盾。
如今,這類真相未明就不分青紅皂白,就網暴他人的“網絡判官”并不少見。近日,網傳海南海口金茂商場附近發生一起“虐貓事件”引發輿論關注。正當大家紛紛在網上指責甚至網暴寶馬司機時,事情卻出現反轉。當地警方兩次發布案情通報,明確這是一起意外,未發現車主存在故意傷害貓的行為。事發后車主遭遇嚴重網暴,網傳其所工作的餐廳也暫時關閉了評論,哪怕媒體和警方均已辟謠,有人依然在網絡上對當事人“窮追猛打”。
當熱點事件出現反轉,當真相已經明了,平臺就應該及時進行辟謠和說明,并加大相關事實以及警方辟謠信息的傳播力度,為真相開道,讓謠言及時止于真相。對于這類不分青紅皂白持續網暴他人、借公共事件泄私憤的“網絡判官”們,則也要采取“降溫”處理,違反平臺規則,有必要還可以采取禁言、封號等措施,以此守住網絡輿論的底線。
在熱點事件中,除了“網絡判官”值得注意外,對一些無底線博流量、蹭熱度的行為也要堅決抵制。
2023年,通過發布“打假三亞海鮮市場”“金鑲玉抽獎騙局”等視頻,網絡博主“鐵頭懲惡揚善”獲得數百萬粉絲關注。獲得流量關注后,他開啟直播帶貨,進行商業變現。又因“舉報新東方違規補課”“打假東方甄選直播間商品”陷入輿論爭議。東方甄選當時回應稱,其假借“打假”之名,歪曲事實,惡意“維權”,發布大量抹黑東方甄選的言論,嚴重侵犯公司聲譽。隨后,鐵頭因此發布了道歉視頻。其直播間涌入網友,對其帶貨行為嘲諷批評、帶貨草草收場。2024年8月,警方通報,網紅“鐵頭”(董某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依法立案偵查。經查,2024年5月,董某某、薛某、許某某等人經合謀,以曝黑料相威脅,向某帶貨主播索要數百克黃金,并許諾交付后將提供保護,經多次交涉后獲得該主播向其指定賬戶轉賬的大額錢款。
流量雖好,取之應有道。蹭流量并不可恥,但要有正確姿勢,通過流量變現更要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類似網紅“鐵頭”這樣以打假為名敲詐勒索為實,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違規博取流量獲得利益,已然挑戰法律和道德的底線。這樣的行為不僅法律不許社會不容,平臺更要堅決說不。哪怕他有再大的流量,也是有毒的流量,必須堅決鏟除這樣的流量毒瘤,以正視聽,切不可為了一時利益與毒流量沆瀣一氣,同流合污。
事件越熱越要冷靜處理
熱點事件往往能迅速吸引大量關注和討論,爭議熱點事件及人物因自身特性更容易獲得流量,推動輿論快速發酵和擴散。但我們要堅決反對以“真相”為名的各類亂象與傷害,同時也要警惕一些人為博流量毫無底線的行為。事實暫不清晰的爭議熱點過度發酵,可能帶來極端化、非理性化討論,甚至擾亂社會秩序、侵害個人合法權益。平臺需及時有效引導,規范健康有序的傳播秩序。
此外,部分事件中,出現爭議熱點當事人利用事件熱度 “趁熱” 變現。也有賬號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炮制大量謠言,或在重大熱點事件出現后蹭熱點、仿冒賬號、傳播不實信息。這些行為已成為網絡治理的難點和痛點。這些利用熱點進行商業化變現的行為,若不及時加以引導和規范,可能會有更多人效仿,追求這種短視的變現行為,從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此,互聯網平臺應通過法律手段和平臺規則,對爭議熱點當事人 “趁熱” 變現行為進行有效防范和規范。
以抖音為例,其針對爭議熱點事件傳播、熱點當事人賬號提出管理方案,抖音對熱點事件建立識別、研判、分類,以及標記和追蹤機制;并對爭議熱點事件做專項內容管理,針對“流量先行、真相滯后”等現象,減少用戶在事實披露不完整、或被片面信息誤導帶來錯誤判斷。這樣的舉措對全行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時,還可積極推動行業協會統一標準,加強對用戶的教育和宣傳。
從法律角度來看,互聯網平臺依據《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關于加強 “自媒體” 管理的通知》《個人信息保護法》等規定,制定平臺用戶協議、社區規則等,對事實暫不清晰的熱點進行重點研判、規范其傳播秩序,限制爭議熱點當事人 “趁熱” 變現等,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此外,互聯網平臺作為民事主體,在其運營的網絡空間內享有一定的自治權。限制爭議熱點當事人 “趁熱” 變現,也可視為平臺行使自治權的一種體現。
避免“流量先行、真相滯后”
在沸沸揚揚的輿論場,事件越熱,越要冷靜,觀點越多,情緒越激烈,越需要真相。推動熱點事件“冷”解決“穩”著陸,避免“流量先行、真相滯后”,平臺責無旁貸。首先,平臺要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樹立正確的流量觀,強化價值導向糾偏,完善對熱搜榜的審核和監管機制,不斷優化算法規則、提升算法透明度,不為毒流量推波助瀾,要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搖旗吶喊,成為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大傳播渠道;同時也要助力公眾冷靜圍觀熱點事件,利用技術手段為過熱的事件降降溫,不煽風點火,也不站隊打偏架,平臺及時介入加強研判,也有助于公眾跳出熱搜陷阱,沉淀下來,回歸事件本身真實價值。
此次抖音新規在制定過程中聽取、吸納了來自法學、傳播學、媒體行業等多方專業人士意見,這次規范的嘗試是各方參與共治的產物。同時,規范尚處試運行階段,將持續優化舉措。技術的發展總是帶有兩面性,平臺經濟發展至今,在展現無限活力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持續推動算法向上向善,優化內容結構,規范熱點事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平臺既要不斷自我迭代更新,更要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網絡空間既不是無底線博流量的“馬戲團”,更不是隨意網暴他人泄私憤的“暴力空間”,只有持續傳遞社會價值,弘揚正能量,守護網絡空間的清朗,才能讓網絡空間真正成為人們能夠自由暢游的信息海洋。這既是平臺穩健發展之基,讓更多有價值的內容與讀者相遇,更應是平臺自身價值追求所在。
編輯:劉登 責編:吳嘉雯 審核:王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