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重慶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天工煥新”行動現場觀摩活動暨工作推進會舉行。本次活動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涵蓋企業實地觀摩、政策解讀、經驗交流及工作部署等內容,全市重點區縣、企業及科研機構代表共200余人參會。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結碩果
5月13日,來自政府部門、重點企業的百余名代表走進長安汽車與美的通用,實地探秘智能制造前沿場景。
其中,長安汽車數智工廠以“全制造流程數字化”為目標,廣泛應用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40余項先進技術,具備快速切換不同車型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多品牌、多動力類型的共線生產,助推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美的通用重慶工廠依托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通過全流程AI賦能,實現水機選型周期縮短81%,產品設計周期縮短45%,市場維修率降低31%,成功打造全市首家、全球首座中央空調冷水機組行業全流程AI賦能“燈塔工廠”。
據了解,重慶加快推動制造企業全面融入數字化轉型浪潮,已結出累累碩果。
賽力斯汽車、宗申動力、博騰制藥、傳音科技、中煤科工、長安汽車、登康口腔入選2024年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七騰機器人、川崎機器人入選2024年國家級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國器智眸、中治賽迪、數智融合入選2024年國家級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同時,會議還通報了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華峰化工、中煤科工、華峰氨綸、宗申動力、美的通用、華森制藥、金康動力、紫光華智入選2024年重慶市未來工廠。
到2027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5月14日,推進會現場,市經濟信息委智能化處處長左翊君系統解讀了《重慶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天工煥新”行動計劃》,將聚焦“研產供銷服”全流程、離散和流程制造全行業、鏈式與生態協同三大轉型路徑,重點實施“開展評估診斷,理清典型場景和方案”、“點線面體系化推進數字化改造”、“加強數字化轉型賦能服務”、“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撐、“強化工業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等六大重點任務。
計劃到2027年,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建檔立卡”比例超過70%,重點產業鏈典型場景數字化應用基本普及。
會上,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經濟研究所針對國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系統解構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渝北區、涪陵區、大足區分別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培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進行發言。賽力斯汽車、華峰化工分別從企業數字化實踐視角進行專題分享。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創新賦能中心這一市級公共服務平臺相關建設情況作了介紹。
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趙斌表示,將持續以實數融合體制機制改革為主線,加快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天工煥新”行動計劃,一是深化“四鏈”融合“四側”協同構建數字化轉型體系。二是以人工智能為牽引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三是持續深化“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體系,創新數字經濟新模式。四是以“小快輕準”產品賦能為著力點,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五是大力培育本地數字化服務生態,提升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六是適度超前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化基礎支撐。七是以深化氛圍營造為著力點,持續完善數字化轉型發展環境。
上游新聞記者 侯佳 攝影 鄒飛
編輯:楊虹 責編:吳忠蘭,陳晶晶 審核:阮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