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高校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小周最近遇到了煩心事:求職過程中,單位背景調查發現他名下竟有4家公司,而他對注冊公司毫不知情。這不僅影響他入職一家省屬國企,還可能要為名下公司的債務以及偷逃稅款、私開發票等違法行為買單。
“禍起”走步軟件?
小周名下突然冒出的4家公司注冊地分別在北京市懷柔區和房山區。他向市場監管部門了解注冊信息后,懷疑自己2019年注冊一款名為“趣步”的軟件時,所提供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疑似人臉識別視頻被人利用,用于非法注冊公司。
另據公開報道,趣步公司涉嫌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已被立案調查。
小周說,這個號稱靠走路步數掙錢的軟件后來已經下架,公司也查不到了。他懷疑,這個公司轉賣了他注冊的個人信息,并被用以非法注冊公司。
報警后,警察建議小周可以先去市場監管部門處置緊急撤銷名下公司事宜,同時獲取相關證據和信息,然后到公司所在地公安機關處理,這樣更有利于查案。
小周說,北京市房山區、懷柔區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在接到他反映的情況后,積極和他對接處理,并告知在正常情況下,需要75天的時間,在履行完必要的法定程序后,才能對涉嫌冒名注冊的公司進行撤銷。
求職單位雖然同意將小周入職時間延后,但他還是希望事情能盡快解決。
為什么是75天?
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管局回復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目前這一“虛假登記案件”正在積極調查處理中,辦案人員已圍繞上述涉嫌虛假登記的基本事實開展調查,調查過程中將依法收集相關證據,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及早作出相應的行政決定。
之所以給出75日的時限,房山區市場監管局方面表示,其中包含公示期45日和公告期30日。
公示期為45日,主要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的有關要求,公示期內如果通過相關市場主體和人員,或采取其他技術手段取得相關證據,足夠支持對虛假登記事實的認定,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辦案人員會及時終止公示,及早作出相應的行政決定。
公告期30日,是為撤銷虛假登記告知流程中的公告期限時間,案件辦理過程中,如果能夠聯系到相關市場主體或有關人員,辦案人員會采取直接送達或郵寄送達的方式進行告知,從而縮短辦案時限。主要依據為《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許可程序暫行規定(2022年)》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有關要求。
房山區市場監管局在回應中稱,行政審批部門已通過人臉識別、實名核驗等方式,加強對基本信息的查驗。上級部門亦在積極優化身份信息智能認證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商事主體身份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度。
“冒名注冊”,后果有多嚴重?
對于小周遭遇的冒名注冊事件,首都師范大學法律系教授、北京市冠衡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肖怡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相關規定,出售個人身份信息數量達到法定界限,或者違法所得超過五千元,就達到立案標準,有被刑事追責的可能。同時,該條法律還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表述,如因為個人信息被非法泄露或出售,而導致受害人巨額財產損失甚至抑郁、自殺等,也是屬于情節嚴重,給行為人帶來構罪可能。
除了出售個人信息的行為人,冒用他人名義注冊公司的行為人,也有構成刑事犯罪的可能。
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講師梁濤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刑法修正案(九)在二百八十條中增加了一項內容“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把非法獲取的他人信息用以注冊公司,一旦符合“情節嚴重”的標準,也有被刑事追責的可能。
各種嚴格規定和實名核驗之下,“冒名注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但一些違規行為仍試圖變換方式存在。
據國是君聯系一家位于上海市的注冊代辦機構,其工作人員聲稱,支付2400元人民幣,提供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和電話,就可以代為注冊公司,需要簽字的時候可以代簽,不需要視頻認證。甚至,只需要增加500元,就可以使用他們的地址注冊公司,永久使用。
如何避免“被法人”?
如何避免“被法人”?
房山區市場監管局在回應中提醒:建議公民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不要將身份證件照片輕易轉發他人,不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配合他人進行手持身份證件拍照,不點擊來路不明的鏈接,不在App上貿然輸入個人信息或進行實名認證,不貪圖小利造成自己個人信息的泄露,不讓違法者有可乘之機。
此外,還可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電子營業執照”微信小程序上線的“投資任職情況查詢”功能,及時了解本人身份信息在全國范圍內有沒有被用于辦理營業執照。還可通過小程序獲取本人在全國市場主體中作為股東(出資人)、擔任法定代表人或高管人員這三類登記信息。
一旦發現自己“被股東”“被法人”,應該如何處理?
房山區市場監管局方面表示,如果發現“被股東”“被法人”的相關情況,應及時向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地市場監管部門反映,申請撤銷登記。另外,還建議及時提供相關材料并積極配合調查處理。
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撤銷虛假登記申請表及承諾書;申請人主體資格文件或自然人身份證明;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虛假登記影響的材料;如果本人身在外地無法配合到現場接受詢問調查,為便于市場監管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案件核查,申請人還可附帶提交有關冒名登記情形的情況說明,以及其他有助于案件調查的線索或證據材料。
原標題:警惕!“刷臉”后名下多了4家公司,不能考公、影響就業、背上官司……怎么辦?
編輯:楊虹 責編:吳忠蘭 審核:馮飛